中国企业诚信网
首页 / 热点信息 / 正文
张志刚:中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基本情况和发展趋势
   
发布时间:2022-03-30   来源:诚信网


下面我谈一谈对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信用体系的一点认识。

一、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是完善中国市场经济体制的内在要求,党的十六大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战略目标,国内生产总值到2020年比2000年翻两番,加入WTO以后,中国经济进一步融入了经济全球化的进程,中国加快了建立社会信用体系的步伐,我认为社会信用体系是一种有效的社会机制,它在中国的建立和完善已经呈现出以下几个明显的特征:
1、在内容上它已经从传统的金融领域扩大到包括金融在内的金融、贸易、投资等全部经济领域。
2、在管理范围上它已经从单纯的封闭式的行业管理扩展到全社会的信息共享的开放式管理。
3、在管理方式上,它已经从单一的行政手段管理转变为同时应用市场的力量去约束的经济行为。
4、这已经不仅仅是改善投资环境,扩大对外开放的需求,也是我们自身鼓励创新经济发展的需要。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不仅要依法治国,也要以德治国。
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既是法制经济,也是信用经济。建立社会信用体系。有利于提高全民族的导致水准推动社会主义精神文明建设,营造互信互利的社会氛围。有利于转变政府的职能,完善政府管理的方式,建立长效的管理机制。有利于形成统一开放,竞争有序的市场体系,促进商品和生产要素的流动。有利于优化我国的投资和贸易环境,有效防范和化解交易风险,扩大对外开放。进而推动国民经济的持续快速健康协调的发展和社会的文明进步。
二、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社会信用体系建设,信用体系的建设工作取得了积极的进展。
党的十六大提出了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健全现代市场经济的社会信用体系的战略任务,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提出的建立健全社会信用体系,形成以道德为支撑,产权为基础,法律为保障的社会信用制度是建设现代市场体系的必要条件,也是规范市场经济秩序的治本之册。这些精辟的论述,为中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指明了方向。我认为社会信用体系是一个广义的概念,它由社会信用制度、信用服务行业、社会信用活动和信用监管体制四个方面组成。首先是建立社会信用制度,这是我国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核心。包括建立健全社会信用方面的法律、法规,建立健全法律法规下的产权制度。建立健全社会中介组织以及企事业单位以道德为支撑的信用自律制度和信用风险管理制度,制定统一的信用行业标准化体系等。第二是信用服务行业,信用行业服务是信用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依据市场的需求,对信用主体进行独立、客观、公正评价的中介服务行业。从发达国家的经验看,信用服务行业在国家社会信用体系中发挥着依靠市场机制,配用信用信息资源的基础性作用。第三是社会信用活动包括企业和个人的信用自律和信用风险防范,开展社会诚信方面的宣传教育等。第四是信用监管体制,形成信用监管体制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可靠保障。建立社会信用体系,需要政府有关部门抓紧做好基础工作,积极予以推动,也需要全社会各方面的共同参与。
国务院有关部门依据国家有关法律、法规,在开展专项整治的基础上改革监管方式,制定信用标准,对管理对象建立信用档案,实行信用分类管理。海关、工商、质检、税务等部门根据企业信用记录和违规情况,对企业实行不同形式的分类管理。对信用好的企业,实行免检、抽检、开辟绿色通道等鼓励措施。对信用状况不好,有违规行为的企业,实行重点监管,有效的提高了监管效果。并且通过奖优惩劣,违规公示,增强了企业的守法守信观念。财政部、农业部,商务部,建设部,食品药品监管局等部门结合各自部门的职责,开展了相关的工作。金融系统是最早开展信用建设的系统,他们还在部分省市开展了船间安全区活动,制定信用秩序,加大打击逃费行为,实行了全国联网,成功识别了改名套贷,隐瞒负债,联保,互保,重复抵押等蓄意行为。全国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领导小组办公室会同中宣部,中央文明办,司法部,教育部,全国总工会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社会诚信宣传教育的工作意见,与中央文明办,税务总局,工商总局,质检总局联合下发了关于开展共铸诚信的通知,各地,各部门,各行业积极贯彻落实产生了积极的社会反响。
与此同时,地方政府积极开展了信用体系建设的实践工作 ,上海、山东、广东,吉林、浙江、重庆、天津、青岛、大连等省市对信用体系建设高度重视,把信用体系建设作为进一步优化投资和贸易的软环境,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的重要措施积极推动。提出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的总体思路,发展规划和具体措施。 北京、天津、宁波、深圳、汕头等城市建立了统一的信用信息查询平台。江苏湖北、福建、湖南等省在一些重点领域开始了试点,据我们初步统计有11个省市成立了信用体系建设工作领导小组,负责协调推广地方信用体系的建设。三加快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西方经济发达国家的社会信用制度伴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经历了一百多年的时间逐步形成的,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有自己的国情特点,不以完全照搬西方国家的做法,而且以党的十六大和三中全会精神为指导,借鉴外国的成功经验。结合中国的实际情况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我认为中国信用体系建设的基本思路应当是深入贯彻党的十六大和十六届三中全会的精神,从中国实际出发,以完善法规特许经营,商业运作、专业服务为方向,以发挥政府的示范带头作用,提高公信力,培育良好的企业信用和个人信用为主要内容,以建立重点领域和地方试点为突破,综合抓好信用法制建设、政府监管,行业自律,信用市场的培育,诚信宣传与教育等环节。总结经验,逐步推广,最终形成覆盖经济和社会生活各个方面的社会信用体系。
  构建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必须从中国的实际出发,当前我国在社会信用方面最突出的问题是经济生活中制假,售假,商业欺骗,坑蒙拐骗,走私逃税,赖帐不还等行为还客观存在。有些方面还比较突出,严重危害社会经济秩序。因此,我国的社会信用体系建设应当坚持整顿和规范市场经济秩序,大力倡导建设城市守信的社会环境,这也是党的十六届三中全会精神的要求。在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过程中要始终坚持努力做好基础工作,这些基础工作是全社会的诚信道德教育,企业内部的信用制度建设,行业组织的信用自律机制建设,信用信息的依法记录和互换交流。政府部门开放公共信用信息,提供信用知识培训,开展政府部门的联合监管,在金融等领域和部分地区率先试点等。通过试点搞好整规工作与信用制度建设的有机衔接。
当务之急要抓好以下三个机制的工作和诚信的宣传教育工作:
一是信用信息公开机制,政府公用事业单位和金融机构,工商企业和行业协会等社会信用体系的各个主体,应当在保护国家秘密,企业的商业秘密和个人隐私的基础上,依法、依规,以不同的形式,公开在行政管理和业务活动中掌握的信用信息。
二是信用产品供求机制,社会信用体系的正常运行要求形成发育良好的信用服务市场。信用服务机构利用公开的信用信息,加工信用产品,提供信用服务,形成信用市场的供给。通过政府鼓励示范,增强社会信用意识,引导企业重视实行防范机制等措施,培育和形成信用产品的需求,市场主体通过应用信用产品辅助决策,规避市场交易中的信用风险,降低交易成本,提高经济效益。从而扩大信用产品的需求,刺激信用产品的供给,使信用市场良性发展,社会信用机制得以正常的运转。
三是信用的惩戒和褒扬机制,这种机制主要体现在几个方面。一是行政管理部门通过信用分类管理,严格监控有失信记录的市场主体,二是形成社会约束机制,违法失信者在公共服务,银行信贷等方面将丧失便利,在生产经营中会减少交易的机会,提高交易的成本,直至被优胜劣汰的市场机制逐出市场,三是司法机关通过信用体系获取案件线索,加大对犯罪分子的惩戒力度,依法追究违法失信者的行政民事和行政法律责任,是违法行为无处藏身。四是新闻媒体对失信行为进行曝光,使他们的形象受到打击。
诚信的宣传教育工作是政府一项长期的工作,应当继续加强在全社会开展诚信宣传教育和人才的培养,一是要结合贯彻实施公民道德建设纲要和普发教育,深入持久的开展全社会的诚信宣传教育,政府、企事业单位和个人都要牢固处理诚信守法的观念,把城市守信作为基本准则,应当制定具体的方案,组织多样的诚实宣传活动。二是大力普及信用知识,各类院校,研究机构,行业组织和信用服务机构,要面向社会开展系统的信用知识培训,三是切实强化职业道德建设,教育企业和个人重视社会对自身的信用评价,四是发展信用行业的专业教育,培养一支能够满足社会需要的专业队伍。
保护知识产权是社会信用体系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知识产权的立场和态度,是一贯的、十分明确的。这方面的立法已经达到了国际公认的先进水平。国务院成立了以吴仪为副组长的全国保护知识产权领导小组及相关的办事机构,已经部署用一年的时间,在全国开展保护知识产权的专项整治工作。相信经过我们共同努力,严格执法,一定会用更短的时间走过发达国家走过的漫长里程。
社会信用体系的建设是一项宏大的社会系统工程,也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建设任务。社会信用体系的建立对于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转变经济增长的方式,促进经济社会协调的发展,具有重大的战略意义。将对我国的经济和社会生活带来重大和深刻的变化。人我们共同努力为构建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信用体系,做出我们应有的贡献。